游泳池水處理設備廠家新形勢下要抓住機遇迎難而上
我國是水資源大國,同時也是水資源“小國”,淡水資源占有量大,但是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卻少得可憐,而游泳池水處理設備廠家技術相對落后,這就是我國水資源現狀。隨著我國對環保的越加重視,游泳池水處理設備行業也在嚴峻環境下邁向新發展。同時,“十三五”召開在即,據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司長趙華林曾表示,“十三五”規劃將在環境產業掀起新一輪投資盛宴。這塊市場“大蛋糕”將會是我國游泳池水處理設備行業的挑戰和發展機遇。
游泳池水處理設備行業市場分羹
隨著今年4月國務院發布“水十條”以來,全國各地紛紛出臺水污染治理的投資計劃,“水十條”提出,到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水十條”的提出,在行業人士看來,是一條投資新路。據相關部門預測,到2020年,完成“水十條”相應目標需要投入資金約4萬億元至5萬億元(其中近三年投入約為2萬億元),需各級地方政府投入約1.5萬億元。
同時,隨著“十三五”的即將召開以及對環保的重視,在這方面還會下大力氣。數據統計,2001—2010年,我國環保投資規模由1107億元增長到6654億元,增長6倍;環保投資占GDP的比重從1.01%上升到1.66%,增長了64%。在“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以15%至20%的速度增長,十二五期間環保投資3.4萬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了62%。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司長趙華林表示,“十三五”期間環保市場潛力巨大,總社會投資有望達到17萬億元。如此看來,我國在“十三五”期間的環保投資將會有一個更大的發展,而作為環保行業的重點,游泳池水處理設備自然會分到一塊“大蛋糕”。
抓住機遇迎發展
同時,這對于我國的游泳池水處理設備設備行業也將會是一個長足的發展。從技術層面看,我國游泳池水處理設備設備的生產技術相較于國外還處在初步階段。面對中國龐大的游泳池水處理設備市場,國外企業也躍躍欲試,相關人士表示,雖然我國游泳池水處理設備設備在技術上難以達到水平,但本土化將會為國內企業巨大的競爭優勢,這使得我國在經營服務方面擁有著天然的優勢。所以,在未來的游泳池水處理設備競爭市場中,服務、經營的戰略將是核心。
在國外的游泳池水處理設備廠家大多采用了的計算機管理和控制系統,以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穩定、合格的出水,相關技術我國還處在落后階段。針對這樣的情況,專家表示,有機結合現代技術和環保工程,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自動控制系統的設備和完善的,發展的環保工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將會是我國游泳池水處理設備行業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迎難而上,抓住機遇,合理利用市場優勢,將會促進我國游泳池水處理設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